形态描述
雌 体长7.0~7.2mm,前翅长5.8~6.0mm。
头 背面观头宽分别为头长和胸宽的2.2倍和1.3倍;头顶具稀疏的细刻点;OOL/POL=1.4;OOL/OD=2.0;额凹浅,侧面具刻点;触角39~40节,柄节长为宽的2.0倍,第1鞭节长为宽2.9倍;脸和唇基具稀疏的细刻点,脸宽为复眼高的1.5倍,为头宽的0.62倍,为脸和唇基高的1.2倍;颚眼距长为上颚基宽的2.0倍,为复眼高的0。45倍;颊背后观呈直角,几乎平行。
胸 长为高的1.5倍;前胸背板光滑,边缘具稀疏的细刻点,后缘有微弱的脊,亚前胸背板前凹具横脊;中胸盾片具稀疏的细刻点,盾纵沟明显且完整,有弱的刻痕;中胸小盾片具刻点和端横脊,前凹具3条纵脊;中胸侧板边缘及基节前沟下方具刻点,其余光滑,基节前沟明显,有刻痕,长为中胸侧板长的0.7倍;后胸侧板背缘具稀疏的细刻点,腹缘具网状皱纹,并胸腹节具网状皱纹,有2条不规则的中纵脊。
翅 前翅长为宽的2.8倍;翅痣长为宽的2.8倍;2-R1/1-Rl=1.1;cu-a脉后叉式;第2亚缘室三角形,无柄,SR1脉直。
足 中足胫节外侧具5刺,内胫距长为基跗节长的0.55倍;后足基节腔闭合,基节具稀疏的刻点,腿节长为宽的3.3倍,内胫距长为基跗节长的0.55倍。
腹 第1背板长为端宽的1.4倍,基部0.8具纵条纹;第2背板基部隆起,具横沟,背板基半具纵条纹。长为宽的1.0倍;第3背板基部隆起,光滑,长为宽的0.98倍;产卵器鞘长为前翅长的0.92倍。
体色 黑色。触角暗褐色,须黄褐色;翅透明,翅痣和翅脉暗褐色;前中足黄褐色;基节暗褐色,后足暗褐色,胫节距黄褐色,前胸背板、中胸盾片,小盾片和中胸侧板前端红褐色。
雄 未知。
研究标本 2♀♀,福建武夷山三港,1988.Ⅷ.23,张晓斌;3♀♀,福建武夷山挂墩,1988.Ⅷ.13,沈添顺;2♀♀,福建武夷山黄岗山,1993.Ⅷ.14,张飞萍。
头 背面观头宽分别为头长和胸宽的2.2倍和1.3倍;头顶具稀疏的细刻点;OOL/POL=1.4;OOL/OD=2.0;额凹浅,侧面具刻点;触角39~40节,柄节长为宽的2.0倍,第1鞭节长为宽2.9倍;脸和唇基具稀疏的细刻点,脸宽为复眼高的1.5倍,为头宽的0.62倍,为脸和唇基高的1.2倍;颚眼距长为上颚基宽的2.0倍,为复眼高的0。45倍;颊背后观呈直角,几乎平行。
胸 长为高的1.5倍;前胸背板光滑,边缘具稀疏的细刻点,后缘有微弱的脊,亚前胸背板前凹具横脊;中胸盾片具稀疏的细刻点,盾纵沟明显且完整,有弱的刻痕;中胸小盾片具刻点和端横脊,前凹具3条纵脊;中胸侧板边缘及基节前沟下方具刻点,其余光滑,基节前沟明显,有刻痕,长为中胸侧板长的0.7倍;后胸侧板背缘具稀疏的细刻点,腹缘具网状皱纹,并胸腹节具网状皱纹,有2条不规则的中纵脊。
翅 前翅长为宽的2.8倍;翅痣长为宽的2.8倍;2-R1/1-Rl=1.1;cu-a脉后叉式;第2亚缘室三角形,无柄,SR1脉直。
足 中足胫节外侧具5刺,内胫距长为基跗节长的0.55倍;后足基节腔闭合,基节具稀疏的刻点,腿节长为宽的3.3倍,内胫距长为基跗节长的0.55倍。
腹 第1背板长为端宽的1.4倍,基部0.8具纵条纹;第2背板基部隆起,具横沟,背板基半具纵条纹。长为宽的1.0倍;第3背板基部隆起,光滑,长为宽的0.98倍;产卵器鞘长为前翅长的0.92倍。
体色 黑色。触角暗褐色,须黄褐色;翅透明,翅痣和翅脉暗褐色;前中足黄褐色;基节暗褐色,后足暗褐色,胫节距黄褐色,前胸背板、中胸盾片,小盾片和中胸侧板前端红褐色。
雄 未知。
研究标本 2♀♀,福建武夷山三港,1988.Ⅷ.23,张晓斌;3♀♀,福建武夷山挂墩,1988.Ⅷ.13,沈添顺;2♀♀,福建武夷山黄岗山,1993.Ⅷ.14,张飞萍。
分类讨论
注 该种特征基本上与Chou et Sharkey(1989:166)所述吻合,但如下特征稍有不同:OOL/POL=1.4,OOL/OD=2.0,触角柄节长为宽的2.0倍,第1背板长为宽的1.4倍。